案头书
从老台搬回广电上班,换到一间小办公室。每人一张小小的办公桌,桌子一边倚靠墙壁,其余三边悬在空处,无所依靠。办公桌上放置一台电脑,摆上键盘、鼠标,即占去桌面五分之三。其余五分之二,一边堆放文件夹、记事本、纸巾、茶杯、茶叶等物,另一侧摆着三册书籍。《台湾流行音乐200最佳专辑》垫底,《滚石30:1981~专辑全记录》居中,最上面压着一册《龚自珍己亥杂诗注》。从下到上,最下面一册开本为大十六开,第二册也是大十六开,开本较前者小一些,但厚厚的近六百页,全彩页,厚重沉实,可目之为板砖,用作防身武器。最上面一册开本最小,比之最下一册,装帧失之华丽;比之居中一册,纸张失之厚重,品相最为寒碜。然而就是这册品相最为寒碜的案头小书,常令来访者生出敬畏之心。
某日,某君前来,一眼看到这册《龚自珍己亥杂诗注》,拿起来翻翻,繁体竖排,文注夹杂,惊得说不话来。翻看一阵,不知该作何评论,又不愿露怯,于是故作镇静,假装很懂行地翻看一阵,轻轻放下,借故闲聊几句,默默离开。这类人一般自认老子天下第一,似乎什么都懂,简直是人类中的Google,平日里口若悬河,别人说什么,他都能插上一嘴,常作惊人之语,引来别人羡慕、佩服的眼神,然后他会满意离去。想不到却在一册古典文学普及读本上栽了跟头。
另一日,某女前来,看到这册小书,先是看到封面书法字体,一惊;翻到内页,繁体竖排,又一惊;再看,居然是难懂的古诗,再惊。口中一边啧啧称奇,一边轻轻巧巧放下,迅速将目光投向此书拥有者身上,像是观察一个外星物种,眼神里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世界上居然还有人看这种书?"这类人一般很忙,虽然衣食无忧,时间充裕,却没时间读书,平日里泡吧、网购、谈品牌时装、聊美食八卦。读书?那是原始人干的事。
又一日,另一某女前来,看到放在案头最上面的这册小书,跟前面两位同样步骤,翻书、惊讶、放下,然后对此书拥有者发出一声声赞叹,真心的。可惜,这一声赞叹,听在耳中总觉得不大对味儿。一者赞叹者言语乏味,说不出含金量的话来,恭维的话听着倒像讽刺。二者,赞叹者对古典文学实在缺乏了解,常常词不达意,离题万里,驴唇不对马嘴,两人都觉得别扭。这类人一般心眼儿实诚,知道自己读书少,常常自嘲"吃了没文化的亏",然而下次遇到他们,还是徒然羡慕别人爱读书的样子,自己照样不翻书。
更多的来访者,根本不会注意到我的案头有这么一册小书。他们风风火火、来去匆匆、指点江山、唇枪舌战,眼神不会在在一册小书上停留哪怕一秒钟。只有我自己,在午休时或晚饭后,翻开一页,用目光抚摸那些古老的语言。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