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Tweets选

      大部分网站电台都有一个特点,随机播放的歌曲一定是大家平时很少听的,要么粤语歌,要么英文歌,要么演唱会上翻唱别人的歌。总之,一定要你觉得我们电台选歌跟别处不一样。但是亦歌(1g1g.com)是个例外,大部分歌曲大家耳熟能详。

      现在的网络电台是怎么搞的,在last.fm播放张信哲电台,第一首歌居然是万芳的《新不了情》,难道后台系统默认张信哲是个女的???没一个靠谱的。
      陈奕迅粤语版《不如不见》确实比国语版的《好久不见》听起来有感觉些,连我这不懂粤语的人都听出差别来了。

      听了学友大哥和陈奕迅合唱的《天下太平》,感觉当时的陈奕迅还是略逊一筹。

      我的笔记本硬盘告急,120G装满了APE、Flac、WAV格式音乐,现在每个分区硬盘只剩下几百兆空间,连C盘都只剩1.5G空间,考虑换个大硬盘,又觉得不如换个电脑算了。等哪一天决心支持正版,这些盗版的音乐何去何从?难道要我重新一张一张去淘CD?

      怪不得那么多小资喜欢张悬,张悬的风格果然对小资的杀伤力巨大啊。一代又一代的小资、老资,迷完陈绮贞,又迷张悬。总之,小资们总能找到标举自我的对象。

      虾米(xiami.com)选歌是以冷僻为准备么,作为资深哲迷,张信哲电台随机播放的歌曲竟然以粤语歌、英文歌和一些普通听者不熟悉的歌曲为主,这样就能显示自己的网站定位与众不同么?

      谢谢@李小森森 同学送的一只很漂亮的紫砂壶和一套煮茶器具,等今年房子搞好后,就可以把这套茶具摆在书房里煮茶喝了。

      伍思凯的好歌还是很多的,但是凯子哥这么多年很失意啊,给别人写的歌都红了,唯独自己不太红。

      在Google Music听了一下午欧美流行乐,真好听啊。相对之下,华语流行乐真是越来越差了。
      晚上翻看吴冠中先生《笔墨等于零》,首篇《水乡青草育童年》吴老回忆故乡和童年,娓娓道来,让人感动。第二篇《父亲》,其中大部分文字就是把首篇《水乡》重抄了一遍,没见过这么坑爹的。这册书本来就排版字数太紧凑,阅读起来难受,丫的还尽是这些重复内容。

      杜琪峰这两年来拍了两部很"别致"的电影,其一是《文雀》,其二就是去年的《单身男女》。

      当年文学还大行其道时,《百年孤独》文学青年人手一本。不知何故,我居然也买了一册,书中人名那么长那么相似,太坑爹了,以至于我不得不看了两遍。后来知道译文社出的居然是盗版,根本没得到马尔克斯的授权。现在这册书授权出正版,如今却再也不会去翻了。

      在虾米打开@张信哲 电台,连听两首歌,结果一首是容祖儿,一首是彭羚,这是什么情况?难道是张信哲模仿这两位女歌手在唱歌?

      以前买《台湾流行音乐200最佳专辑》,张信哲居然一张专辑也没入选,有点遗憾。后来转念一想,是否喜欢一个歌声或者一首歌曲,不在乎别人的评价。音乐无贵贱,听众更加无高下之分。喜欢听莫扎特和喜欢听爱情买卖的人,本质上并无区别。最好不要以此评判一个人。

      晚上拿书回家,媳妇儿翻看吴冠中先生自传《我负丹青》前几页彩色插花,惊叹画作之美。反观之前我买的《八大山人山水图册》里那些翻白眼的怪鸟、丑鱼、枯树、寒蝉,简直毫无美感。

      前几天看到Firefox和Chrome评测报道,说是Firefox打开70个标签后速度明显优于Chrome。会有谁脑子进水了,需要同时打开70个以上的标签?

      听了张信哲一首粤语老歌《如果你快乐》:"如了解现在内心请求/求明白不要决绝之后/又前来分忧/像十年挚友/假使可以哪用分手"还真有点陈奕迅的味道。

      "Santana莫名其妙又红了一遍,Madonna还是我们呼风唤雨的娜姐,Paul Simon的脸苍老的令人心碎,Prince宣布他这辈子再也不做音乐…"——黄舒骏《改变1995》。只能说,这歌词,太小资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