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余年,我过的惟一的一次重阳节,是刚进大学的那一年。此前的重阳节,只从古人优美的诗词中感受到过,从"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人间情怀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温情思念,再到了"满城风雨近重阳"的人文开端,重阳节,一直存在于我充满诗意的古典想象中。
记得大一那一年,军训过后不久,就到了重阳节,我和一帮兄弟仿效古人重阳节登高的雅趣,登上校园最高处――秀山,在幽深黑暗的山林间把酒言欢,在冷僻的孝小径上纵声高歌,似乎也抒发了几分思古之幽情。
秀山又名情人坡,是许多学生情侣幽会缠绵之所,因而也留下很多亦真亦幻、虚虚实实的故事。先前听高年级的学长们说,自这秀山被呼为情人坡以来,已有不少情人在此遭遇不测,或遭劫财、或遇劫色,甚至惨遭杀身之祸。重阳节那天晚上,秋风瑟瑟,路灯下树影摇晃,秋虫鸣叫,给草木幽深的秀山平添了几分恐怖,倘若孤身一人在此,不免有些吓人,但在当时,我们人多势众,艺高胆大,喝酒放歌,谈天说地,吵闹良久才罢,估计被密林深处的情侣们咒骂了几千几百次了。
不过秀山的确是不详之地,我大三那一年夏天,法学院的一个女生和同宿舍的另一个女生结怨,便与男朋友合谋,杀死了那个女生,将其尸体肢解,藏匿在秀山上两座水塔之间的草丛里。天气炎热,尸体很快腐烂,据说被在秀山晨读的学生发现(我则倾向于被树林深处缠绵的某一对情侣发现)。不管怎样,案子很快侦破,那一对男女也伏法了。一具青春的躯体从此消失,过不了多久就会被人遗忘,而情侣们依然会在密林深处呢呢耳语。而我,自此之后,再也不敢夜晚独自从秀山经过,宁愿绕远路回住处。
重阳节那天晚上,我们没有插茱萸,没有喝菊花酒,几个兄弟就喝了王二买的他们家乡的邵阳大曲。秋风吹过,大家都微露醉意。从秀山下来的时候,老彭说,他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喜欢繁体字,喜欢古典诗词。他还说,他读的第一本《射雕英雄传》就是繁体版的。后来某次老彭读《论语》而大喜,指着《述而篇》说:"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我还记得,208宿舍的华超临时有事,没和我们一起登高,当时大家都还没有手机,无法联系他,下山之前,我们就在山上一处有路灯的地方刻下一个奇怪符号,希望他看到后跟我们联系。后来才知道,那晚他跟女孩子约会去了。
大学往后的几年,生活依然过得平淡而不平静,我的脑海中却一片空白,好像再也没有过重阳节了,大家都在忙各自的事:恋爱的跟女朋友在一起,恋爱未成功的还在寻找目标,沉迷于游戏的还在网吧里通宵达旦,无所事事的还在校园里游荡,而我在宿舍里一整天一整天地睡大觉、听音乐……直到现在,我才清晰地感觉到,美好的时光从身边一点一滴流逝了。
很奇怪的是,我的记忆总是停留在刚进大学的那一年。或许,回忆总是从最初的地方开始的。发布时间:2006-10-21 17:5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