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9月28日这天是孔子的诞辰。
遥想2000余年前的孔子,真不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形象。从小的时候,我们就被政治意识形态所灌输的东西遮蔽了双眼,在我以前的印象当中,孔子就是一个腐朽的、顽固的、不可救药的封建卫道者,是一个在反人民的立场上的糟老头子。后来陆续读《论语》、《礼记》等经典,读《史记·孔子世家》,读林语堂先生的《孔子的智慧》,再后来学习训诂学,看到浩如烟海的注、疏、笺、证,看到历代经学家穷其一生校注儒家经典,看到梁淑溟、熊十力、儒家、新儒家等一个个熟悉的字眼,看到整个东亚、东南亚文化圈以儒家文化为血脉的景象,看到国际上孔子热的兴起……心里不知是何种滋味。我们以前对于一个历史人物、对一门学说,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带有多大的偏执和误差,何况这些所谓真实的历史也不足以证明两千多年前孔子的真实形象。
前一段时间,看到一个朋友在他的博客中说,中国需要第二个孔夫子。其实,我认为,儒家文化中所蕴含的许多文明成果要与现代文明血脉融合,并不是一个类似于救世主的人的力量能够承载的,要看历史给予的机遇,要看时下的文化语境,也要看社会发展的潮流等等。为何平等、自由、诚信,这些光辉的词语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反而在我们这个自古以来的礼仪之邦成为稀缺品?因为现代文明的根基在于资本主义,在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平等、自由、诚信,正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期待中国真正的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发布时间:2006-09-29 10:39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