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本书
不惑
人常说,四十不惑。
今天同事发了一个测试心理年龄的题目,办公室很多人测试了一下,发觉心理年龄有比现在的年龄还小很多,颇为高兴。
四年前的一天,我测试过一次心理年龄,当时测试结果是三十六岁。
四年后的今天,我又测试一次心理年龄,这次的测试结果是四十岁。
天增岁月人增寿,四年时间,我的心理年龄也增加了四岁,真TMD准啊。
余大师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自序》中说:"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干和脆折。"
不知道心理年龄跟真实年龄相差如此之大的我,是不是我的生命像一根弹簧一样有弹性呢?发布时间:2008-06-12 18:35
金缕衣
唐代文学中有个奇女子,叫杜秋娘。我以前老以为,杜秋娘和跟那个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是一个人,后来读了杜秋娘那首著名的诗《金缕衣》,了解杜秋娘,才把两人区别开来。两位都是世间难得的奇女子,今天单表杜秋娘的诗作《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今年五一这天,我给自己放假一天,去逛街买衣服。虽然杜秋娘谆谆教诲"莫惜金缕衣、惜取少年时",可是一则我我买的也不是什么金缕衣,只是日用衣物而已;二则我也老大不小,早已过了"少年时",所以不在杜秋娘规劝之列。
五一这天,我在街上消磨了一下午,买了几件衣服,回家粗略一算,居然也花费了近千元。目下CPI指数如此之高,我这样无异于让自己上刑场。想想我那微薄的工资,平日里为买几本书都要精打细算,反复琢磨良久方才下定决心,今天怎么就莫名其妙地挥霍起来。想至此不免有些懊悔。旋即又安慰自己,这些衣服够穿大半年的了,今后半年决不再买就是。不听杜秋娘之言,悔不当初啊。
《金缕衣》一诗读来朗朗上口,很容易记诵。以前涉世不深,只是觉得前两句有名,可以当作人生的格言警句来引用,往往忽略了后两句诗,"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其实《金缕衣》深沉哀婉的情绪,正好藏在后二句中,几乎道尽杜秋娘沧桑的一生,也道尽了古往今来世间美丽女子的辛酸。
女人如花,美丽也往往只是短暂的一瞬间。红颜弹指老,刹那群芳。从屈原笔下"恐美人之迟暮",到白居易诗中"人老珠黄"的琵琶女,再到梁羽生书中"一夜白头"的白发魔女,美丽女子的苍老,总是令人心碎。在宇宙洪荒里,在似锦年华时,在茫茫人海中,寻找爱人、寻找幸福的归属,是多么不易。
所以古往今来,无数个杜秋娘,在心底发出"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感叹。未遇爱人时,或许自己早已年华老去;遇见爱人时,他早已成为别人的爱人。相逢太早时,彼此还来不及激赏对方,只好擦肩而过;相逢太晚时,爱情已成为明日黄花。
人生一世,聚散辛苦,离合无常,当你遇见了你的爱人,勇敢走上前去。别让那些美丽的生命,寂寞绽放、又悄悄终老。莫待无花空折枝。发布时间:2008-05-02 19:25
秋梦痕
小时候经常听老人们说,凌晨做的梦都是别人的,是你一不小心,踏入了别人的梦境。从小到大,我一直选择相信这个说法是真的。
今天凌晨,我就做了一个别人的梦。梦见自己深夜送两个朋友回家,我们三个人并排走在路上。突然,我的电话响了,屏幕上显示是一个陌生的号码。我放慢脚步接听电话,听到一个女子的声音。她的声音听起来很忧郁,我还没反应过来,她已经跟我说了一连串的话,大意是质问我,为何这么久了不跟她联系,是不是忘了她,请我五一长假时去看她。我听着她莫名其妙的倾诉,正待解释她打错了电话,突然发觉走在我前面的两位朋友走错了路。我们本应该从大桥底下穿过去的,他们却走上了立交桥。情急之下,我冲着远去的朋友大喊,让他们折回来。喊了几次,朋友终于听到了我的呼喊,停住脚步。
我突然想起还在接听一个陌生女子的电话,再次准备向她解释时,电话又响了。我仔细辨别一阵,意识渐渐清晰,这时才发觉,这次是我的手机闹铃响了。窗外秋雨潇潇,下了整整一夜。
做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从小我就睡觉睡得不沉,所以夜长梦多,所经历之梦境,也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但是大多数时候,只依稀记得晨梦的内容。
梦一般都是不讲求逻辑的,今天凌晨的这个梦,就完全符合这个特点。
一、我那两个朋友姓甚名谁,到底是何方人也,我居然不知道,只记得是一男一女。
二、朋友住在哪里?我为何要送他们回家?难道他们不认识路?
三、梦境里当时已是深夜时分,即使他们不认识路,按照正常逻辑,大可打的回去,为何我们三个人要步行?
四、还有一点也很有意思,我送朋友回家之前,我们为何会聚在一起?聚在一起干什么?没有上下文。
五、我跟那女子通电话,并没有挂断电话。闹钟响起时,我却误以为是手机来电了。接通中的电话,铃声不可能响两次。
六、那个陌生的电话,那女子说,希望我"五一"长假去探望她,可是现在"十一"都快了,难道是让"我"明年五一去看她?
这样分析梦境是很有意思的。如果是解梦专家,他们可能会说,一个梦里面,有很多的心理暗示,有诸多不同的所谓科学的解释。我们且不去管它,对于我来说,不管是美梦还是恶梦,在这秋雨潇潇的季节,秋梦也无痕,过去的就让它过去罢。
注:题目《秋梦痕》是港台一武侠小说家之笔名。发布时间:2007-09-09 20:15
草莽
发布时间:2007-07-09 22:00
断背
发布时间:2007-05-31 19:33
生日
今年生日那天,我一个人在编辑机房度过,从头天晚上开始编辑带子,到第二天凌晨,我一看表,刚过12点,生日就到了。过了一个有生以来最特别的生日,还是很开心。
早上6点多的时候,我妈打电话过来,祝我生日快乐;7点多一点,我老弟又发短信过来祝贺;早上9点多,我才回家睡下没多久,老爸又打电话过来了。
晚上10点多,定总发短信过来问候近况,我说今天我生日,定总回短信说:我靠,这么巧啊,记得前两年您老人家在学校里过生日时都是兴师动众,劳命伤财的。我说,今时不同往日,好汉不提当年勇。
大学期间我有印象的过生日有三次,几乎每次过生日我都被灌醉。发展到后来,不管我们兄弟几个当中谁过生日,只要我每次去了,大家都灌我,反而把寿星"冷落"在一边。我一直是过阴历生日,公历月日每年都不一样。记得2004年那年阴历闰二月,我本来想躲过去就不过了,结果二月才过,被一个兄弟记起生日,因为还有个闰二月,所以还是没有躲过去,结果又是喝得酩酊大醉。其实那年的生日,是我过得最失落的一个生日,两次生日之间,我从天堂一下子掉到了地狱。
今天看到阿哲的博客,才知道3月26日是他的生日,这才突然发觉今年我的生日比阿哲晚一天,突然颇感意外,也终于知道我不是一个铁杆歌迷,后知后觉,呵呵。发布时间:2007-04-01 22:41
电话
今天早上接到一个陌生电话,一接听,才知道是王二。说他已经在厦门安营扎寨,准备落地生根了。而老彭,终于下定决心,摆脱家人的重重阻挠,离家出走,也前去投奔在厦门的定总。老彭从小到大家教甚严,这次本想自己终于当家做主了一回,但是据说最后是,昨天在火车站附近,老彭被家人截获,经过一番协商之后,家人还是为他买好了火车票,送上去厦门的火车。
老彭与定总之间的口水战是否会在厦门大海边再度升级呢?如果加上王二从中作梗,时否会渔翁得利?我将拭目以待!相关情况请看上一篇文章。
王二在电话里说,在厦门他第一次看到了大海,却一点也不激动、不兴奋?我想,王二经过一年多的求职挫折,现在想到的是如何混碗饭吃,如何赚钱孝敬父母,已没有心思去面对大海了。记得大一那年,宏宇从广西来,第一次看到大雪,兴奋得在雪地里打滚,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已经不再因为自然界的轮回而兴奋,我们不再怀有梦想,不再关心季节变迁。因为梦想照不进现实,时过境迁代替了季节变迁。发布时间:2007-03-04 11:12
怀旧印象之八:无极
2002年,我大一刚入学那年,学校组织了一个新生才艺表演大赛。当时,陈凯歌大导演的史诗大片《无极》应该还没有开机,胡戈的《馒头》还未出笼,恶搞的风潮也还没有全面兴起。眼见新生才艺表演大赛就要来临,我们班上的几个男生和女生临阵受命,组建人马,筹备了一个舞台剧《梁祝2002》,剧本由老彭和我执笔,将这个民间传说恶搞了一番。由于时间太短、排练太少、演技太差、对手太强,我们班理所当然不可不戒未获得任何名次,最后不欢而散,还让班上参与演出的男生女生之间大失颜面,便相互埋怨,因此闹得不和,之后就很少交往,大有四年大学不相往来之势。
大二还是大三时――我记不清了,某一天,我和王二、定总、老彭几个兄弟在校园内一个北方饺子面馆吃饭,一向言语刻毒的定总跟一向强词夺理的老彭又开始互掐了。我回忆他二人的数次雄辩,似乎总以老彭败北居多。然而老彭这家伙好胜心太强,每次都不服输,所以屡败屡战,屡战屡败。这次在饺子面馆吃饭,老彭还是没有讨得好处去。
两人掐架是怎么开始的,我已全然忘记了。老彭出生于长沙,乃土家族人,定总、王二和我是汉族的。民族问题常常成为定总PK老彭的强大武器。这一次,定总在饭局上又以此借题发挥,现场改编了《天龙八部》中萧峰在雁门关外拷问自己是中原人和契丹人的桥段:话说土家族青年老彭,在长沙的汉族群落长大,自小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老彭长大成人后,常常被周围汉族兄弟姐妹嘲笑他的土家族出身,这种情形在大学期间也未能改观,老彭变得心理矛盾痛苦。某一日,老彭又被人触及伤口,心情矛盾痛苦的他无处发泄,便独自跑到我们校园最高的情人坡上,在树林深处悲愤喝道:"为什么我是土家人?!"在定总的剧本中,我被定为萧远山的角色,无奈成为老彭的前辈。这个"剧本"对老彭的打击不言自明,而掐架最后还是以老彭的大败结束。
身材长相也成为老彭和定总互掐的武器。因为老彭是土家族人,肥肥胖胖得像个圆球,被定总称为"土肥圆",暗合一个叫"土肥原贤二"的日本鬼子。老彭反驳定总不是个东西,又长得高高瘦瘦得像根油条,为人阴险奸诈,是个鸡巴,故称其为"东条阴鸡"。看来他们为了互掐,也是斗智斗狠,绞尽脑汁,费尽心机,互有胜负。最后,毕业一笑泯恩仇。
大学时代渐渐远去,校园里没有一丝我们的痕迹。定总远走厦门,王二在经过大半年求职的挫折后也前去投奔定总,老彭今年考研结束,还不知是死是生,本来也想去厦门,家里人不同意,现在还留守长沙不知何去何从。其实我们一样,都不知道何去何从。现在我们的生存状态就像是无极,无聊之极,也无奈之极。发布时间:2007-03-02 19:36
琐记
前几天,在网络上看到一句史上最牛B的一句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想想果然如此,世间多少人,皆面目可憎,知我者,二三子而已。
如果我们还有理想,那么现在就还剩下三分之一。其余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我听过贾平凹讲过一个笑话:49年以前,有个农民看到蒋委员长的一张照片,端详良久,说道:我要是蒋委员长,全村的大粪就让我一个人拾了,其他人不准拾……
昨天下午,给王二打了个电话,听到一件很有意思的故事。
大好青年王二和小左在热闹繁华的步行街上漫无目的地行走,身后是冬日里温暖的阳光。
不知是谁先说起的,现在要是身上有1亿元,该怎么花?
小左说:"现在要是有一亿元,我要先去吃顿火锅。"
王二说:"现在要是有一亿元,我想先买双鞋穿。"
接着,两人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在他们的身后,依旧是热闹繁华的步行街和冬日里温暖的阳光……
发布时间:2007-01-29 19:18
怀旧印象之七:下雪
发布时间:2007-01-18 15:32
怀旧印象之六:燕子
还是在大一的时候,某一个星期日的清晨,我比平常早醒来一些,听到窗外麻雀的叫声,忽地心有所感,于是急忙下床,漱洗一番之后,很认真地坐在书桌前,抖了抖落满灰尘的稿纸,开始写一篇题为《燕子楼空》的文章。
整整一个星期天,从清晨到傍晚,我坐在书桌前,用手中的笔去记忆那些陈旧的往事。我有不吃早餐的"好习惯",午餐就让室友定总还是磊子(我记不清了)带了一个蛋炒饭回来吃――这是我大学四年期间惟一的一次为了写东西而没有亲自去吃午餐。当时我们的宿舍住四个人,我、定总、磊子、老黄。他们三人推举我做寝室长,这是我大学惟一的一次当"领导"。每月按时交纳水电费、收寝室费、买纯净水和方便面。
记得刚入学没多久,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磊子对我们班级女生的容貌大失所望,每天晚上熄灯以后都来一句:"TMD,我们班的某某某长得太丑了。"然后,长叹一声,开始埋怨自己报错了学校选错了专业入错了行。对于磊子郁闷的程度,有一个比较经典的说法,是老黄说的。老黄,我们本来很想很想亲切地叫他"阿黄"的,但是这个称呼会让许多金庸迷不由自主地想起金庸先生《侠客行》当中与狗杂种石破天相依为命的那条狗"阿黄",所以这个称呼被老黄本人最先否决,最后,我们只得尊称他"老黄"。有一天,老黄说,昨晚我失眠,听见磊子说梦话。我们问他说的什么梦话。老黄就学着磊子的安徽腔说:TMD,我们班的×××太丑了。大家无语。
星期天那天中午,磊子用他的破复读机一遍又一遍地播放阿杜的歌曲《他一定很爱你》,到了晚上的时候,8000多字的《燕子楼空》终于写完了,阿杜的歌曲也学会了。可惜存储这篇文章的软盘损坏了,再也无法恢复,而阿杜的歌声,虽然已不在流行,却还是能听到。境遇不同啊。
当时的季节可能是春天,喧闹的校园,只有一对对情侣来往的身影,却很少能留住鸟儿的踪迹。那天早晨醒来,我却很清晰地听到麻雀的叫声。记忆的最深处,可能是童年。小时候,我表哥家的阁楼上住着很多燕子,整天飞进飞出、叽叽喳喳,闹个不停。有一天,我跑上阁楼,抓了一只燕子玩耍,那只燕子却很快死掉了,表姐将它埋在院落的树下……这就是《燕子楼空》的开端。
《燕子楼空》开头的文字我大概不会想起来了,结尾部分却还依稀记得:
"……一位彭同学用厚重的男中音诵道:"……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霎时间,童年的记忆、中学时的爱恋、初入大学的迷茫,许多感触全都涌上心头,泪水在我眼眶中徘徊了很久,终于收住。
如今来看这篇《燕子楼空》,当然微不足道了,但直到现在,我都认为,这是我大学期间所作的为数不多的有意义的事情之一。
那位所谓的"彭同学",就是后来我的好兄弟――老彭。这个家伙跟定总一样,太可爱了,关于他的种种"罪行"和"劣迹",留待日后再说吧。
附上这首好词:
永遇乐·苏东坡
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发布时间:2006-12-20 18:15
怀旧印象之五:爱情
大一的时候,王二跟我们几个兄弟都一样,还是理想主义者。当时的王二,清高得只写诗歌,只看思想、哲学史方面的书籍,只听Beyond的音乐……他就像爱护自己的尊严一样,坚守着一些属于自己的信念。比如,关于现代诗和近体诗的高下优劣,王二跟老彭有过一段很著名的经典辩论。在经历了不少个回合的唾沫战之后,虽然王二的现代诗歌论调被一向喜欢强词夺理的老彭批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但是强词夺理的老彭始终也没有说服负隅顽抗的王二。
强攻不成,于是乎,老彭改变策略,用另一种方式胜了王二。大一下学期开始,单纯而又清高的王二被老彭精心谋划拖下水,终于沉迷在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这种生活一直在大三时才有所收敛。老蔡、宏宇和我,不约而同地哀叹道:"一个大好青年,就这样被老彭给毁了。"
关于大好青年王二的堕落,根据坊间的传说,其实是另外一个原因引起的,与老彭毒害说完全不同。
其实这事据说我也部分参与了,只是由于年代久远,我自己也不大记得了。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据说大好青年王二在受到老彭的言语打击之后,从此很少去碰现代诗了。没有了精神寄托,怎么办?只好从爱情中寻找慰藉,于是乎,我们班级的一个女生进入王二的视线。据说那女生似乎对王二也有几分意思,据说他二人经常眉来眼去,暗送秋天的菠菜什么的。日子久了,这情形终于被我们兄弟几个所察觉,大家瞧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群策群力,想方设法,意在帮助王二穿针引线,解决没有诗歌之后的精神危机。
皇天不负有心人,机会终于来临,某月某日,似乎是那女生主动约王二出来去网吧里通宵上网,也可能是王二约的那女生,反正那天晚上,怕王二吃了暗亏,堕了我们兄弟的威名,所以我们集体陪着王二去上通宵网。一来保驾护航,二来也给王二壮壮胆子,充充门面。
通宵上网实在无聊,我只记得自己是在网吧里看了几集央视拍的《三国演义》,天就亮了,其他的什么都不记得了。不过那晚王二的约会却不那么成功,之后跟那女生就很少来往了。不知是那女生后来另觅新欢了,还是那天晚上被我们兄弟几个的尊容吓着了?又一想,没有理由啊。宏宇玉树临风,是我们班公认的美男子;定总虽然言语刻毒,但论身材长相,高大威猛,五官端正;磊子长得眉清目秀,像个女孩儿;老蔡慈眉善目,老彭心宽体胖,小左稚气未脱。而我,班上的女生曾评价为"儒雅",想来也不至于吓倒哪个女生罢。然而,大好青年王二,在大学的第一次爱情(好像也是惟一的一次),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无疾而终。
还有另外一件相关的事,我大学几年一直没有说出来,现在毕业了,交待一下也无妨。这事发生在王二跟那女生约会之前,大一刚入学的时候,跟王二眉来眼去的那个女生,曾主动找我闲聊过几次,我开始时没多想,后来那女生又几次主动找我聊天,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某次,那女生说她在大学里很迷茫,找不到方向。我说这很正常,大一新生都这样。她接着说,我长得很像她高中时一个绰号叫"校长"的好朋友。说这话时,她眼中大有深意――至少我的判断是这样。我一听之下,心里像吞下几只苍蝇那样恶心,当时就想:"丫的,闹了半天,敢情我成了你YY的对象了?"自此不跟那女生来往了。后来又想,我要真的是校长――大学校长,就先把英语、思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类的垃圾课程一律取消,这个大学就会少些乌烟瘴气了。不好意思,我也YY了,就此打住,接着说我们的大好青年王二。
大二期间的王二,留下了哪些美名和劣迹,我已经无甚印象了,想来这个时期的王二,应该是一直在网络游戏中寻找慰藉。
大三期间的王二,悠闲到极致,只能用"逍遥"二字来形容。当时的王二,已经自由到打算退学去参军或经商(后来在外面转了一圈,有回到了学校),所以从来不上课了,兼又未交学费,生活优游闲适,或探亲访友,或观看球赛,或独自旅游,或整日酣眠……这种生活羡煞我等碌碌无为之辈。
大四那年的王二,标榜颓废主义,颓废到了极致,也茫然到了极致。那段时间,我也附庸风雅,假装颓废了一回,却觉得没什么意思。其实,我们都一样茫然,不知道为何要读这个毫无意义的大学。终于某一天大家猛然觉悟了,却发现,我们已经和这个大学一同腐朽了。
记忆总是那么善变和不可靠,而它却总是那么充满诱惑力,让我们一次次怀旧,一次次感伤,一次次回味,乐此不疲,死性不改,早已忽略当初的真实故事。我们一个个人,有着鲜活的个人历史,有着充满误差的想像空间,还有着渐渐苍老的青春。这是很平常的一个冬天的下午,阳光温暖,我的记忆顺着冬日的阳光,去修正过去那些影影绰绰、似是而非的景象。发布时间:2006-12-16 16:55
大雪
记得上大学时,我们隔壁宿舍里有一位猛人,下很大雪了,还在宿舍卫生间里洗冷水澡,每次在浴室里被冷水冲刷时,便会发出大声的惨叫,以此来减轻寒冷的感觉,但是那叫声简直惨不忍听。
有一年冬天,猛人夜半归来,其他人都睡下了,他在卫生间里洗冷水澡,为了不影响其他人休息,没有像以往一样叫喊出来,只好默默地强忍着寒冷,在卫生间里瑟瑟发抖,牙齿格格作响。室友们都还没有睡着,听到猛人强忍着寒冷不出声,大家实在看不过去了,其中一人轻轻地说道:"兄弟,叫出来吧,这样好受些……"
----谨以此纪念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发布时间:2006-12-07 21:09
天意有情皆落寞
公文写作写得累了,就忙里偷闲休息一下,在网上漫无目的地浏览网页,无意中点开一个国外的博客,看到了许多美丽的图片,其中有几幅向日葵图片,在纷乱的博客中显得那么耀眼。那一片金黄金黄的生命,在阳光下放肆地绽放,给人一种莫名的感动。
身后是办公室透明的玻璃窗,冬日的阳光像一个优雅的老奶奶,那么安静,那么亲切,让人看到心底温暖,而我甚至没有回过头去多看几眼勇气,怕一 回头,窗外变成一片无望等阴霾。
两个多月以前,看王二的电影剧本《恋爱未完成》,向日葵是情节叙述中一条若隐若现的线索,年轻的画家阿蒙崇拜的偶像是凡高,与大学毕业不久的小安因为一幅画相识相知,故事从此开始……凡高最富盛名的作品是那幅《向日葵》,《向日葵》之所以珍贵,是因为我们从《向日葵》的花瓣上能够看到阳光在闪耀,看到生命在成长,在跳跃,在怒放。
王二看上去很颓废,其实还没有彻底绝望,尽管从毕业前夕开始,找工作处处不顺,几经波折,最后又被迫走上考研这条逃避就业压力的道路,再后来,觉得考研路上也是漫漫长夜,又回来继续找工作。即使这样,他也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过、绝望过。看他的剧本,有一个圆满的结局,阿蒙和小安在历经沧桑后,终于在阿蒙的个人画展上重逢……在稍嫌俗套的故事中,添加了一个充满阳光的背景,却立刻让人感到温暖起来。
有如张信哲歌曲《你应该飞的》中唱道的那样:"越努力越有无力的感受,我们也只好笑得很寂寞。"依我理解,所谓世事、感情,都是一般的感受。便如老彭的诗《偶读聊斋》:天意有情皆落寞,辛酸不独是人间(若是记错了,还请见谅)。或许,暮霭沉沉的时刻,便是云蒸霞蔚的预兆罢。发布时间:2006-12-02 17:10
三场流星雨
今天凌晨1点左右,狮子座流星雨又一次出现。当是时,我还在纷乱的梦乡,无缘看到。
1998年,我第一次了解狮子座流星雨知识。当时还在中学,教授我们地理的潘老师说,狮子座如此大规模的流星雨现象,三十三年才会出现一次,大家可以去看看。那次流星雨是在隆冬时节,也是在凌晨2点钟左右,当时我住校,和几个同学一起守到那时刻,虽然只依稀看到几个寥落的星子从长空划过,却也心情激动良久。当晚我写了一首长诗,聊以纪念。这是世纪末浪漫主义年代。
2001年,狮子座流星雨又一次光临。也是在冬天,当时值高考临近,凌晨两点多的时候,我还在复习功课,忽听见窗外喧哗声一片,知道流星雨出现了,急忙出外观看,这次因地势好,视野宽广,流星雨显得颇为壮观,觉得不需此行。当晚写了一篇日记,聊以纪念。这是新世纪充满希望的年代。
2006年,入冬不久,狮子座流星雨又一次出现,而我,每日为生计奔波,早已意气消解,索然无味。每一天,窗外是晴空万里还是风雨如晦,季节冷暖变化都忽略不计了。周末,一个人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值班。这是现实感强烈的年代。
最后,想来想去,也是心境不同罢了。发布时间:2006-11-18 10:16
怀旧印象之四:七夕
对于一些浪漫的人,总怀有一些浪漫的想法。因为今年作为狗年,有三个情人节,即2006年的2月14日,2006年的农历七月初七,2007年的2月14日(还处于农历狗年)。我想,对于拥有并懂得珍惜爱情的人们来说,不会在意一年当中有几个情人节,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他们的快乐的,就像张信哲的新歌《做你的男人》中唱的那样:"每天都要和你过情人节"。
只记得2004年的七夕,时值暑假,我就在家里避暑,每日上午读《资治通鉴》,下午读《金庸全集》,晚上构著自己的长篇武侠梦。时至今日,《通鉴》未能阅尽,《金庸》未能悟透,武侠未能梦圆。当年发下的宏愿,如今只能付之一笑。
还记得那年暑假,接到老彭的电话,他和他表弟随团到苏杭沪上旅游。第一天接到他的电话,说他在杭州游西湖、拜灵隐寺、过苏堤白堤,第二天看苏州园林,之后去了他原本不想去的上海,结果急性胃炎发作。而我,在炎热的夏天,于惶恐不安中等待某种宣判……
那年暑假过完,回到学校,遇见老彭,他送我一个空心的水晶球,在上海买的,里面刻着"某某某 上海"(某某某是在下的名字),我第一次很奇怪地感觉到,自己居然跟上海联系起来了,现在回想起来,真有点冷幽默的味道。
近两年来,传统的七夕节也逐渐升温,似乎七夕节复活了,只是,我们都明白,现在的七夕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七夕节了,只是无数青年男女享受爱情的一个时段而已。
回忆,总是不那么可靠,记忆自觉不自觉地删除了许多美好的或者痛苦的段落。或许,七夕只是存在于我们想象中的一些古典诗句而已。发布时间:2006-11-07 18:01
怀旧印象之三:浮光
发布时间:2006-10-30 20:32
怀旧印象之二:重阳
二十余年,我过的惟一的一次重阳节,是刚进大学的那一年。此前的重阳节,只从古人优美的诗词中感受到过,从"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人间情怀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温情思念,再到了"满城风雨近重阳"的人文开端,重阳节,一直存在于我充满诗意的古典想象中。
记得大一那一年,军训过后不久,就到了重阳节,我和一帮兄弟仿效古人重阳节登高的雅趣,登上校园最高处――秀山,在幽深黑暗的山林间把酒言欢,在冷僻的孝小径上纵声高歌,似乎也抒发了几分思古之幽情。
秀山又名情人坡,是许多学生情侣幽会缠绵之所,因而也留下很多亦真亦幻、虚虚实实的故事。先前听高年级的学长们说,自这秀山被呼为情人坡以来,已有不少情人在此遭遇不测,或遭劫财、或遇劫色,甚至惨遭杀身之祸。重阳节那天晚上,秋风瑟瑟,路灯下树影摇晃,秋虫鸣叫,给草木幽深的秀山平添了几分恐怖,倘若孤身一人在此,不免有些吓人,但在当时,我们人多势众,艺高胆大,喝酒放歌,谈天说地,吵闹良久才罢,估计被密林深处的情侣们咒骂了几千几百次了。
不过秀山的确是不详之地,我大三那一年夏天,法学院的一个女生和同宿舍的另一个女生结怨,便与男朋友合谋,杀死了那个女生,将其尸体肢解,藏匿在秀山上两座水塔之间的草丛里。天气炎热,尸体很快腐烂,据说被在秀山晨读的学生发现(我则倾向于被树林深处缠绵的某一对情侣发现)。不管怎样,案子很快侦破,那一对男女也伏法了。一具青春的躯体从此消失,过不了多久就会被人遗忘,而情侣们依然会在密林深处呢呢耳语。而我,自此之后,再也不敢夜晚独自从秀山经过,宁愿绕远路回住处。
重阳节那天晚上,我们没有插茱萸,没有喝菊花酒,几个兄弟就喝了王二买的他们家乡的邵阳大曲。秋风吹过,大家都微露醉意。从秀山下来的时候,老彭说,他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喜欢繁体字,喜欢古典诗词。他还说,他读的第一本《射雕英雄传》就是繁体版的。后来某次老彭读《论语》而大喜,指着《述而篇》说:"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我还记得,208宿舍的华超临时有事,没和我们一起登高,当时大家都还没有手机,无法联系他,下山之前,我们就在山上一处有路灯的地方刻下一个奇怪符号,希望他看到后跟我们联系。后来才知道,那晚他跟女孩子约会去了。
大学往后的几年,生活依然过得平淡而不平静,我的脑海中却一片空白,好像再也没有过重阳节了,大家都在忙各自的事:恋爱的跟女朋友在一起,恋爱未成功的还在寻找目标,沉迷于游戏的还在网吧里通宵达旦,无所事事的还在校园里游荡,而我在宿舍里一整天一整天地睡大觉、听音乐……直到现在,我才清晰地感觉到,美好的时光从身边一点一滴流逝了。
很奇怪的是,我的记忆总是停留在刚进大学的那一年。或许,回忆总是从最初的地方开始的。发布时间:2006-10-21 17:55
怀旧印象之一:中秋
10月6日这天,我是被几条手机短信吵醒的。起来一看,一大堆节日祝福短信,这才猛然醒悟,原来今天是我们的传统佳节中秋。再一看时间,已经是中午12点多了,心想,这个觉睡得好长啊,竟然忘记了今天就是中秋节。前两天还想着这个节日,今天,这个节日就已经过去了一半。面对此前铺天盖地的月饼广告和彼此送礼,我竟然没有一点感觉。
天阴沉沉的,下午的时候还淅淅沥沥地下了几点小雨,晚上赏月的可能性没有了,晚上只能在阳台上对着灰蒙蒙的天空发一阵呆。
多年以来,很少过中秋节。我印象中小时候的中秋节,只有又硬又难吃的月饼,一首多年前就被唱得很烂的儿童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啊,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啊,一块月饼一份心啊……"直到现在我也不明白是月饼是怎么"打"出来的。
惟一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中秋节,是刚刚进入大学的那一年。当时军训还没结束,很难得,那个晚上可以不必训练。在10多天的时间里,同学们彼此都比较熟识了,大家聚在一起过中秋,在代理班长王二的提议下,班上40个人,每个人都要唱几句歌,聊以助兴。但要求歌词中须带个"月"字,因为难度太大,就改为歌词中须带"爱"字,反正现在的爱情流行歌曲泛滥,找几首带"爱"字的并非难事。
陆续二十几个男女生登台献艺之后,我突然发现很多我们熟悉的带"爱"字的曲目差不多都被演唱完了,越到后面唱的人越难选择。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女生慌了神,因为还没轮到她唱,而她准备唱的曲目可能已经有人先唱过了。她就问我准备唱什么歌。我当时准备了一首张信哲的《我是真的爱你》,看歌名就知道歌中含有"爱"字。
当时周围吵吵嚷嚷的,那女生问话,我说话天生就声儿小,只好凑到她耳边大声说:"我是真的爱你"。话一出口,突然发觉,完了,这下我跳进湘江也洗不清了。我不知道那女生什么反应,当时月朦胧鸟朦胧,我看不清她的表情。
后来,事实证明了那晚的月亮没惹祸,因为在我的记忆中,好像那个女生位列我们班女生中最先找到男朋友的一批。再后来,我也不能免俗地、莫名其妙地找了女朋友,再后来就是莫名其妙地分手、不能免俗地伤感。
我还记得那个晚上,我很虚荣地自称是张信哲的铁杆粉丝,应邀演唱了一首阿哲的《信仰》,可惜周围一片吵闹,根本没人聆听。之后每次去K歌,我都不唱这首歌。一晃四年时光过去了,已经记不起后来的几个中秋节是怎么过的,脑海中惟一的画面,还是那晚的月光,月光下的喧嚣、吵闹和渐渐远去的我们。发布时间:2006-10-08 19:33
期待中国的市场经济
发布时间:2006-09-29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