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阁内外(一)

    《诗经·郑风·出其东门》一章说: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可见当时女子还是可以出来游玩的,甚至可以自由恋爱。
    先秦以降,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整个社会陷入死气沉沉的境地。两汉过于肃杀沉闷,魏晋六朝的放浪形骸、任诞不羁,也只是对名士男儿而言。女子仍然是养在深闺人不识,不能在外抛头露面。虽有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壮举,那也得先有女扮男装的前提。即便阮嗣宗说"礼岂为我辈设"的诘问,这个诘问里也为女子争取权利振臂一呼的语境在其中。
    直到大唐盛世,风气为之一转,女子终于可以摆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旧习,且不说武则天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女帝,也不说贵族女子成群结队前呼后拥的长安水边丽人行,即使是寻常女子,也可以抛头露面,郊外冶游,蹴鞠、马球等集体运动,更是男女混搭,闹成一团。
    到了宋代,大概是为了矫正唐代以来社会风气淫逸糜烂的弊端,理学思想抬头,但是有点矫枉过正,"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口号被民间误解,社会风气又是一变,女子又重回闺阁,宋词里有那么多写闺怨的词,不是没有原因的。闺秀们只能在特定的节日里出来转转,比如正月十五元宵节。辛稼轩《青玉案·元夕》中的宝马雕车、笑语盈盈、暗香浮动的场景,也只能在这样的节庆里才能一见。这样的夜晚,闺秀们是否想遇见生命中的爱情呢?期间发生过怎样风花雪月、暧昧幽怨的故事,已不得而知。
    更有可恨者,女子缠足就是盛于两宋时期。苏东坡还有一首描写缠足的词《菩萨蛮》:

    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
    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这首词写得如何不去评价,但缠足之习俗在宋代蔚然成风,却是不争的事实。到了元代,女子缠足的陋习更是登峰造极,甚至到了女子以不缠足为耻的变态程度。缠足的陋习究竟起于何时已不可考,但从两宋到明清、甚至到了民国时期和新中国解放前后,缠足之风也没有断绝。都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双足都被缠住了,当更加不可能抛头露面、不能走远路了。千百年来的闺阁女子,只能乖乖地待在自家后花园的高楼之上,嗟叹着千古不变的命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