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下线这么久了,才分两次看完了《非诚勿扰2》。第一次看到一个小时多一点的地方,秦奋跟笑笑试婚、芒果和香山离婚典礼、海南风光,各种广告,都挺无聊的。一个小时的长度,絮絮叨叨、故作深沉、刻意搞笑,看得人昏昏欲睡。于是关了电脑。
第二次从看,是秦奋跟笑笑分手、 回到北京和李香山见面开始看。感觉影片一下子从这里深沉多了,尤其是李香山发现脚上长的一颗要命的黑痣后,人物、剧情、台词当中寄予了编剧王朔这些年来的感悟。那种冷幽默、憋着坏的台词、桥段其实并不出彩,反而是偶尔流露出来的几点感悟,说出了人到中年的人生感悟,比如李香山面对勤奋所说的,他对女儿川川以后的规划,绝不让她为了钱工作一分钟。这何尝不是王朔对女儿的一番话啊。还有"人生是一种修行",这些年来王朔就是在自我修行中达到了现在的这种迷幻状态,剧中李香山说到川川在读《资本论》,又何尝不是王朔在读啊。这些人生感悟或者体验,其实早已通过王朔复出后的作品《我的千岁寒》已经有所体现,只是这些通过电影,让更多人知道了而已。这种人到中年的感悟,夹杂着王朔复出后的哲学观、玄学观、宗教观等等杂七杂八的东西,在电影中东一下西一下闪现。
可以说,这部电影从一个小时后才真正开始好看,我以为。冯小刚在《非诚勿扰1》当中那种耍贫、搞笑、戏剧性都不见了。很多人都说《非2》不好看,的确不好看,这不是一部贺岁片,也不是一部给年轻人看的热闹喜剧,而是给历经沧桑的中年人看的啊,关于死亡、关于宿命、关于家庭、关于金钱、关于爱……这一切都不是时下的90后能够立刻体会到的。
秦奋为李香山开追悼会那段后面,出现了两个有意思的地方。一是女儿川川为李香山背诵了一首诗《见与不见》,这首以讹传讹传为仓央嘉措的诗作,因为这部电影和后来湖南卫视《宫》作为主题曲,让这首诗大红大紫。王朔在此选择这首诗,电影中关于轮回、宿命等宗教感的情结可见一斑。也让这剩下四分之一的影片显得有点文艺。
然而更文艺的则是这之后响起的胡德夫的声音《匆匆》,胡哥的钢琴配上他那仿佛从半个世纪以前穿越过来的歌声,好听到令人发指。然而这首歌却没能像《见与不见》那样红起来,有些惋惜。
抛弃那些絮叨、刻意、沉闷,《非诚勿扰2》的确是一部好看的国产电影。但是如果还拍续集《非3》,估计这种文艺范儿、宿命感的东西不会太多了,毕竟大多数人看电影,只为图个乐,谁还去思考电影背后的感悟呢。